


蓝天骄子的传承
高飞远航凌云志,
竞逐空天正当时。
在北理珠,准军事化管理是这批学员们的一个标签,机长是他们内部通用的称呼,志在蓝天是对他们身份的肯定,他们的身影也将出现在天际云端——航空学院的飞行技术学员正“书写”航空新的篇章。
早训(6:00)
清晨,天还没亮,陈家豪和他的同学们就已经利索地起了床,穿上训练服,开启了他们新的一天。洗漱过后,飞行学员们在航空文化广场集中,有秩序地站好队列,在带操班长的口号声中整齐划一地向操场出发。早训的基本目标是要让学员们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。
“早训的使我们养成了一个好习惯,有益于保持身体健康。就我而言,以前会睡到中午,现在坚持了早训之后,就算是周末也会很早就自然地醒过来,。不会再睡回笼觉。”陈家豪说道。早训并不会让他觉得劳累,反而让他更加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一天,更重要的是使飞行学员们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,有利于顺利通过一年一度的体质达标测试。
陈家豪和他的同学们
早训结束后,学员们回到寝室整理内务。记者一进寝室看到的是整整齐齐的被子,干干净净的地面。陈家豪和其他飞行技术学员每天都会把内务整理得井井有条,生活委员会不定期抽查宿舍的内务情况,不合格的要从考核成绩中扣分。由于军事化管理制度,飞行技术专业的学生们每一个月都有操行考核,连续三个月操行分不及格就会被淘汰。“整洁的习惯对于飞行员来说意义重大,因为机长的一举一动关乎整架飞机的人员安全,这是作为一个飞行学员基本要做到的事。”陈家豪解释道。
上课(8:00)
走在路上,穿着飞行员制服的飞行学员常常使路人难以移开眼光。
上课时,陈家豪聚精会神地听课、一丝不苟地做笔记,为日后实际操作飞行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。
就餐
军事化管理制度规定:飞行技术专业的学员每天都要在规定的时间、地点就餐,因此陈家豪的三餐吃得很规律。飞行学员们在三饭二楼有固定的位置,吃饭时自己拿餐盘根据自己的饭量盛饭。午饭有三菜一汤,还有餐后水果。
飞行技术专业实行的是“2.5+1.5” 订单式培养模式。全部培养进程分为三个阶段:第一阶段为基础理论课程学习阶段,飞行学生在校学习大学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;第二阶段为飞行驾驶训练阶段,派送学生到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或认可的CCAR-141部航校进行飞行执照训练;第三阶段为毕业设计(论文)阶段,飞行学生回我校完成毕业设计(论文)及答辩。在这个培养进程里,他们需要花2.5年学完理论知识,再花1.5年时间在航校技术基地进行驾驶技术训练。
娱乐生活
担任航空学院17级飞行技术专业班长的陈家豪,同时也是E-FLY航空协会的技术部部长。对蓝天拥有着无限向往的他,从高中就开始接受模拟飞行训练,“勇”字当头地斩获了省级模拟飞行比赛的冠军。上大学后,陈家豪更是没有松懈,严于律己的他多次荣获国家级模拟飞行大赛一等奖,并于上学期获得了学院特等奖学金的奖项。
晚饭后的课余时间,身为技术部部长的陈家豪对社团成员进行培训,认真地向干事们讲解飞行技术相关知识、耐心地与他们交流。
陈家豪说:
“
蓝天是我心之所向,正是模拟飞行让我产生对蓝天的向往。我希望尽我所能,让更多人和我一样热爱这个领域。
”
晚训(21:00)
“一个机长手里把握几百条人命,机长如果由于身体原因在飞行操作上出了什么问题,后果是可想而知的,所以一个好的身体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。”
晚训强度比早训大一些,时长为半个小时。训练内容除了跑操外,还有队列训练和打篮球。
完成一天紧凑的日程后,陈家豪回到宿舍回想当天完成的事情,同时为次日要做的事情做准备……
一个光鲜亮丽的表面背后要付出的是比普通人更多的汗水与努力。学员们努力地在成为飞行员的路上披荆斩棘。
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
责任编辑|刘月萍
总编辑|余潮栋、杨小勇
编辑|邓蕾蕾、何海鹏
撰稿|陈况文、吴月欢、张慧琼、严婉烨
摄影|李聪、丁嘉恺、招生处
透彻的背景作者,值得令人深思。
深刻的分析文章,值得推荐。
透彻的分析内容,让人印象深刻。
生动的创新性结构,值得收藏。
有趣的思路文章,令人耳目一新。
精彩的背景写作,值得推荐。